寻找创业板中的“瞪羚企业”
瞪羚是自然界一种奔跑速度快、爆发力极强的羚羊。在投资界,特指那些成长性好、具有跳跃发展态势的高科技企业。毫无疑问,投资者都希望找到“瞪羚”,分享其快速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。中国证券报《新兴产业周刊》从今天开始推出“寻找首批
创业板第一批28家上市公司2009年10月30日开始挂牌交易。创业板从诞生之初就主打高科技、高成长,但是相关公司2011年一季度报表显示的情况却并非如此。数据显示,28家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中,一季度净利润增幅超过50%的仅有8家公司,占比仅为28%,而业绩下滑的则有5家,大部分公司业绩高成长特征并不明显。
创业板公司频繁减持最为投资者所关注。
在高成长特征不明晰的背景下,市场投资者自然会用脚投票,本轮创业板的大幅下跌自然也在情理之中。创业板指数2010年6月1日推出,一年后的6月13日为829.36点,大幅下挫17%,与最高点1239.6相比,跌幅为33%,而国民技术(300077)等创业板公司跌幅更是高达60%。
但是,一片狼藉之外,总是还有些许美丽。
美国2000年IT股泡沫破灭时,市场对.COM公司唯恐避之不及,全球IT行业都遭受巨创,但是谷歌等公司凭借核心竞争优势,不仅“剩者为王”,并且逐渐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。
回到国内创业板市场,仔细分析也会发现,在第一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,仍然有不少看点。
28家公司涉及的行业包括医药生物、IT信息技术、互联网、农业等,不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,在继续维持细分行业领头羊地位的同时,开始向相关产业拓展,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。此外,一些创业板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也是有诸多创新,利用超募资金或者定向增发等方式展开对外收购,积极进行股权激励等。比如,网宿科技就通过并购行业第二的公司,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行业的市场份额,而立思辰则通过三次并购,加快了自身成为“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服务商”的步伐。
市场情绪总是在贪婪与恐惧之间摇摆,而如果我们能够拥有穿透时光的能力,在一片狼藉中发现美丽,那将是多么幸运的事。
作为普通人,显然我们并不具备上述预见性,而作为记录者,我们希望通过对数家创业板公司的实地采访,给读者提供一个观察创业板公司的新窗口。